2014-08-16 · 03:44
啟德
黃榮杰
曩昔橫空過鳥頻,邇來滄海復揚塵。
機坪遠近芳菲吐,幹道縱橫大廈新。
欲見輿圖興計策,猶聞工事競昏晨。
郵船鳴笛知臨岸,習習鷗風接外賓。
香港詩網按:此詩獲香港公共圖書館主辦「第二十三屆全港詩詞創作比賽─律詩」(2013年)學生組亞軍。
【參考文獻】
- 第二十三屆全港詩詞創作比賽─律詩獲獎作品,香港公共圖書館,檢自http://www.hkpl.gov.hk/tc/common/attachments/extension-activities/literature/2013_Entries.pdf
- 第23屆全港詩詞創作比賽璞社成員獲獎,璞社,檢自http://www.pushe.org/index.php/Index/pageDetail/nid/187
Filed under 啟德機場
Tagged as Google地圖, 七言律詩, 全港詩詞創作比賽, 日佔時期, 璞社, 當代, 英治時期, 近體詩, 香港中文大學, 香港已拆卸建築, 香港教育學院, 黃姓, 黃榮杰
2014-08-15 · 18:27
九七謠
蘇文擢
去即去矣何多言,不去即留毋自煎。
胡為癡索居英權,美 加 澳 紐尤纷然。
如蜂一窩驥奔泉,相驚相誘還相牽。
燕 雲割地百五載,漢廷近復珠崖海。
豪情不作李鴻章,但惜貪殘殊未改。
移根願受一廛氓,異時窺鏡仍黃人。
頗開蒙古賤色目,故園風定還尋根。
萍飄梗斷今何因?今何因?
君不見天安門夜多冤魂,又不見基本法議徒紛紛。
大車無輗小無軏,信心不立難為活。
要為群生一告哀,前路危崖宜易轍。
海波蕩蕩民主潮,爐峰爛爛金銀窟。
富民法制當所先,次驅群墨飲廉泉。
玉皇尚有群仙會,豈能一帝專諸天。
【參考文獻】
- 陳耀南:〈香海黌宮懷國步,漢唐舊體繪新情──香港大專教師文言詩作的華夏情懷〉,載黃維樑主編:《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──一九九九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》,(香港:中文大學出版社,2000年),上冊,頁149。
Filed under 香港
Tagged as 七言古體, 六四, 古體詩, 當代, 英治時期, 蘇姓, 蘇文擢, 香港回歸
· 02:52
香港歷史明信片
也斯(梁秉鈞)
我們寄出的圖像已經過修補
是我們未曾經歷的風景
我在背後
寫上私人的問候,在方寸裏
我若告訴你最隱密的憂慮與擔心
可會在無數陌生人中間流傳,展示
在好奇或冷漠的眼光中,把褐色的油墨
漂得更淡更淺,直至那些跑馬地的茶園
擺花街的花檔、從事各種營生的小販
像一個在樹枝上紡線的老婦人
逐漸消失了影踪
(下略)
Filed under 跑馬地
Tagged as 1994年, 也斯(梁秉鈞), 新詩, 梁姓, 當代, 英治時期
2014-08-14 · 22:58
老殖民地建築
也斯(梁秉鈞)
這麼多的灰塵揚起在陽光和
陰影之間到處搭起棚架圍上
木板圍攏古老的殖民地建築
彷彿要把一磚一木拆去也許
到頭來基本的形態仍然保留
也許翻出泥土中深藏的苦酸
神氣的圓頂和寬敞的走廊仍
對着堵塞的牆壁也許劈開拆毀
梯級也許通向更多尋常的屋宇
我走過廊道有時開放得燦爛
有時收藏起來的盆花走下去
影印論文看一眼荷花池歪曲
的倒影尖塔的圓窗漂成浮萍
經過早晚淘洗不再是無知的
清白可能已經混濁天真的金魚
四處碰撞探索垂死根枝仍然
僵纏橙紅色的鱗片時暗時亮
微張的鰓葉在窗格那兒呼吸
把廢墟的意象重新組合可否
併成新的建築頭像是荒謬的
權力總那麼可笑相遇在走廊
偶然看一眼荷花池在變化中
思考不避波動也不隨風輕折
我知你不信旗幟或滿天煙花
我給你文字破碎不自稱寫實
不是高樓圍繞的中心只是一池
粼粼的水聚散着游動的符號
香港詩網按:寫於 1986 年。
【參考文獻】
- 梁秉鈞:《梁秉鈞詩選》,(香港:香港作家出版社,1995年),頁291-292。
- 徐意:〈也斯:一個沒有歷史視野的城市,只會變得短視及功利〉,主場新聞,2013年1月7日發表,檢自http://news.qa.thehousenews.com/personal/%E4%B9%9F%E6%96%AF%E4%B8%80%E5%80%8B%E6%B2%92%E6%9C%89%E6%AD%B7%E5%8F%B2%E8%A6%96%E9%87%8E%E7%9A%84%E5%9F%8E%E5%B8%82%E5%8F%AA%E6%9C%83%E8%AE%8A%E5%BE%97%E7%9F%AD%E8%A6%96%E5%8F%8A%E5%8A%9F%E5%88%A9/
- 〈「也」「斯」虛詞中流露出香港文化的詩意──香港作家梁秉鈞〉,檢自MSC Library website,檢自
Filed under 香港
Tagged as 也斯(梁秉鈞), 新詩, 梁姓, 當代, 英治時期, 香港已拆卸建築
· 02:49
西江月 春遊 二首
廖恩燾(鳳舒)
二十年前別去,三千里外歸來。太平山上杜鵑開。山在太平何在? 散盡石塘鶯艷,(原註:是處昔為妓院。)賣殘鐙市兒獃。為文憑弔宋皇台。那可勿論成敗?
其二
樓起仙山有閣,風收宦海無波。一灣淺水浴嫦娥。(原註:淺水灣浴場。)側竟裸裎於我。 漸見遊人雜沓,微妨老子婆娑。鯉魚門對小坡陀。得且圍花坐。
香港詩網按:詞作於1947年,載《捫蝨談室詞》。
鯉魚門既指海峽本身,海峽兩岸亦有以「鯉魚門」為名的地方,分別為九龍的魔鬼山及酒灣一帶,以及香港島的阿公岩一帶。儘管仍有人稱阿公岩一帶為鯉魚門,但港島的鯉魚門遠不及位於九龍的鯉魚門為人熟知。
【參考文獻】
- 方寬烈編著:《香港詩詞紀事分類選集》,(香港:香港文史研究會,1998年),頁1。
- 鯉魚門,維基百科,檢自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hk/%E9%AF%89%E9%AD%9A%E9%96%80
Filed under 香港
Tagged as 1947年, 廖姓, 廖恩燾, 英治時期, 西江月, 詞, 近代